《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它不仅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还确保了这些权利和义务在公民一生中的实现。关于宪法同学们了解多少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宪法的基本知识。 什么是宪法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人们行为的基本法律准则,是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团结全国各民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制保证。 宪法作为根本法,它是其他法律、法规赖以产生、存在、发展和变更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它处于一个国家独立、完整和系统的法律体系的核心,是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基石。 国家宪法日是哪一天 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决定,将现行宪法公布施行的日期即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国家宪法日的由来是什么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将现行宪法通过、公布、施行日期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设立国家宪法日的意义是什么 设立国家宪法日,是一个重要的仪式,传递的是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理念,同时使这一天成为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 设立国家宪法日,也是让宪法思维内化于所有国家公职人员心中。权力属于人民,权力服从宪法。公职人员只有为人民服务的义务,没有凌驾于人民之上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宪法的发展历程 1.《共同纲领》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于1949年9月一致通过,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2.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又称五四宪法。 3.1975年1月17日、1978年3月5日和1982年12月4日通过三部宪法,其中1982年宪法由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是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国家机构、国旗国徽、首都等,是一部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宪法。后又在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全国人大五次以宪法修正案的方式对1982年宪法进行了五次修改和补充,最终得到了我们今日相当完善的宪法。 宪法的作用 1.巩固国家政权。 2.规范和制约国家权力。 3.调整国家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4.宪法作为上层建筑,对自己的经济基础起着影响作用。 5.宪法促进国家的民主制度和法律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6.宪法对公民权利的保障作用。 7.我国宪法把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转化成为国家意志,由国家的力量予以推行,得到实现,这是我国宪法最重要的作用。 宪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1.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政治权利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3.宗教信仰自由。 4.人身与人格权。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5.监督权。包括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并依法取得赔偿的权利。 6.社会经济权利。包括劳动权利,劳动者休息权利,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权利,因年老、疾病、残疾或丧失劳动能力时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社会保障与物质帮助的权利。 7.社会文化权利和自由。包括受教育权利,进行科研、文艺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8.妇女保护权。包括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男子同等的权利。 9.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保护。 10.华侨、归侨和侨眷的正当权利和利益受国家保护。 宪法离我们从来都不遥远,在人生的每一个重要时刻宪法都默默地保护和陪伴我们,你我的一生都与宪法息息相关。 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新时代下宪法的精神不断发扬,让我们一起自觉尊崇宪法、学习宪法、维护宪法,让宪法成为我们共同的信仰,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下一条: 消防安全:责任与行动
|